寧夏新聞網訊(記者 夏欣)4月29日,在寧夏回族自治區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的寧夏教育強區新聞發布會上,寧夏教育工委副書記黃子平向媒體記者介紹了推動高等教育高質量發展的重點舉措。
近年來,寧夏以自治區一流學科建設工程、本科育人質量提升工程、產教融合協同育人工程、卓越研究生培育工程“四大工程”為核心抓手,推動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成效顯著。目前,寧夏已擁有臨床醫學、化學工程與工藝等58個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化學、工程學等13個學科領域躋身ESI全球排名前1%,全區高校碩博士學位授權點達137個,高等教育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撐能力持續增強。
面向未來,寧夏將以貫徹全國和全區教育大會精神為契機,從四個維度全面提升高等教育綜合實力。
在加快推進高等教育優化布局方面,寧夏將依據研究型、應用型、技能型等辦學定位,結合綜合性、特色化發展方向,為每所高校量身定制“一校一案”發展規劃。同時,聚焦新工科、新醫科、新農科、新文科建設,積極爭取擴大應用型公辦本科高校數量,推動高校在各自賽道發揮優勢、辦出特色。
穩步擴大高等教育辦學規模也是重要發力點。寧夏將加大理工農醫類專業招生比例,持續增加優質本科教育資源供給。同時,大力發展研究生教育,積極創造條件爭取新增高校研究生學位授予單位和學位點,著力培養高層次應用型人才,滿足社會對高素質人才的迫切需求。
學科專業建設關乎高等教育質量核心。寧夏將啟動新一輪自治區“雙一流”建設工程,全力打造特色優勢學科。建立以國家及區域戰略需求為導向的專業調整機制和人才培養模式,加速布局人工智能、新能源等急需、新興專業,對傳統專業進行調整優化與升級改造,全面提升人才培養質量,使學科專業建設與產業發展同頻共振。
增強高校科技創新能力是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關鍵。寧夏將實施高校科技創新效能提升行動,聚焦能源、材料、信息等重點領域開展協同創新,以科技創新驅動產業升級,持續產出支撐產業高質量發展的科技成果,為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注入強勁動力。